关于古人「名|字|号」

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。

: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。幼年时由父母命名,供长辈呼唤。
:是男子20岁(成人)举行加冠礼时取字,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(jī)礼时取字,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。
:也叫别称、别字、别号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:“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”。

名、字 是由尊长代取,而号则不同,号初为自取,称自号;后来,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,称尊号、雅号等。

古人取名唯赐生者可也,冠字唯赐成者可也,意思就是名字是要父母才能起,字是要师父老师才能起。

2021/10/01 posted in  MISC

孙子兵法 · 谋攻篇

孙子曰:夫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;全军为上,破军次之;全旅为上,破旅次之;全卒为上,破卒次之;全伍为上,破伍次之。
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
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
攻城之法,为不得已。

修橹轒輼,具器械,三月而后成;距堙,又三月而后已。
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,杀士卒三分之一,而城不拔者,此攻之灾也。

故善用兵者,屈人之兵而非战也,拔人之城而非攻也,毁人之国而非久也,必以全争于天下,故兵不顿而利可全,此谋攻之法也。
故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,倍则分之,敌则能战之,少则能逃之,不若则能避之。

故小敌之坚,大敌之擒也。
夫将者,国之辅也。
辅周则国必强,辅隙则国必弱。
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: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,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,是谓縻军;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,则军士惑矣;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,则军士疑矣。

三军既惑且疑,则诸侯之难至矣。
是谓乱军引胜。
故知胜有五: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,识众寡之用者胜,上下同欲者胜,以虞待不虞者胜,将能而君不御者胜。

此五者,知胜之道也。
故曰: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;不知彼而知己,一胜一负;不知彼不知己,每战必败。

来源
https://hanyu.baidu.com/shici/detail?pid=d75f3b1e0e96085552a17fbc8732ed13

2021/06/09 posted in  MISC

2018年10月03日

测试正常文章,清理 @2018年10月03日 之前的博客。

2018/06/08 posted in  MISC

HELLO WORLD

欢迎光临!

2017/12/20 posted in  MISC